上海環境監測:廢氣無組織排放監測布點及相關檢測依據收費標準
廢氣無組織排放檢測
一、定義
1. 標準狀態 指溫度為273K,壓力為101 325Pa時的狀態。本標準規定的各項標準值,均以標準狀態下的干空氣為基準
2. 無組織排放 指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低矮排氣筒的排放屬有組織排放,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造成與無組織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執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指標時,由低矮排氣筒造成的監控點污染物濃度增加不予扣除。
3.無組織排放監控點 依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附錄C的規定,為判別無組織排放是否超過標準而設立的監測點。
4. 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指監控點的污染物濃度在任何1小時的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
5.污染源 指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設施或指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建筑構造(如車間等)。
6.單位周界 指單位與外界環境接界的邊界。通常應依據法定手續確定邊界;若無法定手續,則按目前的實際邊界確定。
7. 無組織排放源 指設置于露天環境中具有無組織排放的設施,或指具有無組織排放的建筑構造(如車間、工棚等)。
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的采樣
1. 無組織排放監控點和參照點監測的采樣,一般采用連續1小時采樣計平均值;
2. 若濃度偏低,需要時可適當延長采樣時間;
3. 若分析方法靈敏度高,僅需用短時間采集樣品時,應實行等時間間隔采樣,采集4個樣品計平均值。
三、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
1.單位周界監控點的設置方法
(1)單位周界監控點的設置原則
a. 一般應設于排放源下風向的單位周界外10m范圍內,但若現場條件不允許(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將監控點移至周界內側。
b. 監控點應設于周界濃度最高點。
c. 若經估算預測,無組織排放的最大落地濃度區域超出10m范圍之外,將監控點設置在該區域之內。
d. 為了確定濃度的最高點,實際監控點最多可設置4個。
e. 設點高度范圍為1.5m至15m。
(2)設點示意圖
a.當具有明顯風向和風速時,可參考圖C1設點。

b.當無明顯風向和風速時,可根據情況于可能的濃度最高處設置4個點。
c.由4個監控點分別測得的結果,以其中的濃度最高點計值。
2.在排放源上、下風向分別設置參照點和監控點的方法。
(1)下列各點為必須遵循的原則:
a. 于無組織排放源的上風向設參照點,下風向設監控點。
b. 監控點應設于排放源下風向的濃度最高點,不受單位周界的限制。
c. 為了確定濃度最高點,監控點最多可設4個。
d. 參照點應以不受被測無組織排放源影響,可以代表監控點的背景濃度為原則。參照點只設1個
e. 監控點和參照點距無組織排放最近不應小于2m。
(2)當具有明顯風向和風速時,可參考C2設點。

(3)以4個監控點中的濃度最高點測值與參照點濃度之差計值。
四、水泥企業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
顆粒物在廠界外20m處上風向設參照點,下風向設監控點。
氨監控點設在下風向廠界外10m范圍內濃度最高點。
五、工業爐窯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
工業爐窯無組織排放:指煙塵、生產性粉塵和有害污染物不通過煙囪或排氣系統的泄漏等。
無組織排放煙塵及生產性粉塵監測點設置在工業爐窯所在廠房門窗排放口處,并選擇濃度最大值;若工業爐窯露天設置(或有頂無圍墻),監測點應選在距煙(粉)塵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處任意點。每個監控點連續采集時間為1~4h/次,總采樣時間為4h;選取監控點1h均值的最大濃度值。
六、煉焦爐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
常規機焦爐和熱回收焦爐爐頂無組織排放的采樣點在爐頂裝煤塔與焦爐爐端機側和焦側兩側的1/3處、2/3處各設一個測點;半焦炭化爐在單爐爐頂設置一個測點。應在正常工況下采樣,顆粒物、B[a]p和苯可溶物監測頻次為每天采樣3次,每次連續采樣4小時;硫化氫、氨監測頻次為每天3次,每次連續30min。機焦爐和熱回收焦爐的爐頂監測結果以所測點位中最高值計。
七、惡臭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布點
無組織排放源指沒有排氣筒或排氣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惡臭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點布設在工廠廠界的下風向側或有臭氣方位的邊界線上。
連續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測定值;
間隔排放源選擇在氣味最大時間內采樣,樣品采集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測定值;
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溝、渠)的監測,應以岸邊為廠界邊界線,其采樣點設置、采樣頻率與無組織排放源監測相同。
無組織排放
關于無組織排放這一概念在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 1996)中具有明確的定義:不經過排氣筒二進行無規則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接屬于無組織排放。同時在《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 1993)中對無組織排放這一概念進行了補充,主要指排氣筒高度低于 15m 或者是沒有排氣筒的排放源。無組織排放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即點源、線源、面源。
環境監測中無組織排放布點問題
環境監測中無組織排放布點問題盡管在環境監測中無組織排放布點的布點位置、布點數量以及監測頻次都在相關的標準規范上具有明確的規定以及一定程度的補充,但是,在實際的環境監測工作中具體的監測環境對無組織排放布點的影響較大,通常需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 實際監測環境下監測時段以及監測日期的選擇問題要想提高對無組織排放污染源的監測效果,選擇合適的監測日期以及監測時段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無組織排放污染源的排放具有無組織的特性,不同時段的排放量以及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濃度不同,對監測結果也具有不同的影響。采取全天候、連續性的環境監測方式具有較高的成本,且監測效果未見得比較理想。依據廠房生產、交通運輸或者是其他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無組織排放污染源具有的相關排放特性,可進行監測時段以及監測日期的選擇,而選擇的正確性決定了監測結果的有效性。
2. 不同情況下監測點以及參照點布設方式的選擇問題在上文中實際探討了各個不同標準規范下的無組織排放布點原則的相關規定,并了解到不同的標準規范下的無組織排放布點原則略有不同,這體現了在實際過程中,對無組織排放污染的環境監測布點方式是具有選擇性的。實際的環境監測情況以及監測目的對無組織排放污染的環境監測布點方式具有不同的選擇。如何依據實際的監測環境以及監測目的來選擇正確的環境監測布點方式,是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關于環境監測中無組織排放布點問題的相關對策
1 依據實際監測環境正確的選擇監測時段以及監測日期
(1)確定各種污染設施處于正常的排放狀態,且無組織排放負荷處于一個較高的狀態,或者生產負荷在 75%以上,方可進行監測。
(2)選擇具有適宜設置監測點的主導風向的時段,并保證在無組織排放源與被測點之間沒有阻礙物,兩者距離較近。
(3)分析無組織排放污染源所在地區的常年氣象數據。通常選擇具有微風、陽光輻射較小的中午進行監測。
2 不同情況下監測點以及參照點布設方式的選擇對策
2.1 監測點設置設點位置是依據設置方法來確定的。在現代化施工現場設點,通常會將監測點控制在施工現場 10m 范圍內,同時確保監測點處于排放源上風向或者下風向,并保證與排放源之間的距離控制在 2m~50m,將采口高度控制在 1.5m~15m。其監測條件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1)當排放源達到一定高度時,需要提高采樣口的高度,保證采樣監測的順利進行。如果由于條件限制,則需要采取對最大落地濃度區域進行估算的方式為設置點的布點提供有效參考。
(2)當采樣口位于具有較多障礙物以及較多樹木、圍墻的環境下時,需要抬高采樣口,將高度設置在高處障礙物 2- 3 公分的范圍內, 保證順利采樣。如果在條件的限制下,不能將采樣口抬高則需要將監控點設在距阻礙物高度 1.5m~2.0m 處。
(3)當無組織排放源與排放點的數量關系之間處于一對多的狀態時,需要依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應該在濃度疊加區設監控點。
(4)當在監測過程中遇到大風、揚塵情況時,需要將監測點設置在可能的范圍最高處,防止監測點不慎落入氣流混合交雜的地方。
(5)在受到較多的現場條件的限制下,需要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法。例如,在建筑沿河分布的情況下,將監測點設置在周界內,依據需要調整采樣口高度。通常在一種設置方法中,監控點的數量以 4 個為上限。采取兩種設置方法時,監測點的數量同樣需要控制在每種方式 4 個以內。在實際監測過程中需要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監控點的數量。
2.2 參照點的設置在參照點的設置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參照點的設置目的,即了解本底值的大小。因此,需要代表監控點的污染物本底濃度時設置參照點的基本原則。參照點的設置應防止受到排放源的影響。通常參照點的設置以一個為最佳,且主要方位位于排放源的上風向,距離在 2m~50m 內。且污染物的本底值顯著才具有設置參照點的意義。
2.3 在現代化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控制措施在現代化建筑施工現場中,設置統一圍墻,高度 2.5m,墻面整潔規范,必須采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圍擋,保持外觀嚴密、規整和潔凈。未硬化的施工區域裸露地塊必須綠化或覆蓋;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也應加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不能及時清運的,在施工工地內設置臨時堆放場,必須采取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運送建筑散裝物料、工程渣土嚴禁高空拋擲、揚撒。遇到風力較大時,應停止容易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5 結語綜上所述,在環境保護以及污染物處理的過程中,對污染源的監測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依據目前環境污染中比較常見的無組織排放污染形式的猖獗,需要加強對無組織排放污染的監測,提高解決污染、保護環境的工作效率。
上海環境檢測環境檢測熱線(021-56572786)是一家具有CMA資質環境檢測機構;成立于2005年,建設工程檢測AT資質,衛生局批復檢測單位。經營范圍包括室內環境檢測,公共場所檢測,水質檢測,住宅套內質量驗收檢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測、潔凈室檢測、環境驗收監測、噪聲檢測、驗房(一房一驗),專業環境檢測,室內空氣檢測,公共場所衛生檢測,水質檢測,集中空調通風檢測,噪聲檢測,潔凈室檢測,甲醛檢測,室內環境檢測, 生活飲用水檢測、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噪聲檢測、廢水污水排放檢測等。
本文由環境檢測小編整理發布,請關注我們 www.gzkdh.cn 更多檢測相關知識和經驗給大家分享!
公眾號:環境達人(ID:hrcoo-com)